|
- @% g S7 m9 b
- |1 A, U& `; ?% a" C% h" r& T& A' @人形机器人产业正迎来高光时刻。在大模型和具身智能等概念推动下,2024年上半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领域融资22起,总额超70亿元。其中中国完成13起融资,总额超25亿元。/ s) z1 ^$ Y; P+ g' `7 g" y
, y, |8 [. J! v2 [. H, u+ R
与此同时,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在各地密集成立。4月以来,广东、成都、浙江、安徽等地相继设立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并推出相关成果。这些创新中心承担着调动当地资源、促进产业发展的重任。
9 o$ a7 o& Z% p2 M: b. E0 ~& G
4 X+ { e! M3 ]* c4 H人形机器人产业受到如此关注,与其巨大潜力密切相关。马斯克预测,未来人形机器人普及度将是汽车的10倍,市场规模或超1500亿美元。作为机械与电子信息技术的结合,人形机器人产业不仅能创造巨大工业产值,还能带动周边产业升级。
2 i0 z3 D# w0 A5 m
4 Q9 k: }* Q; [% @& |要成为人形机器人产业高地,仅靠创新中心远远不够。供应链、工业基础和消费市场等因素同样重要。目前,人形机器人相关企业和供应链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这与这些地区在汽车、电子信息等产业的深厚积累密不可分。7 {, x4 F+ G' _8 R" v
1 ]4 W8 }' E1 m
从产业基础、供应链条件和市场proximity来看,以深圳、广州为代表的珠三角和以上海、杭州为代表的长三角,更具备成为"中国人形机器人第一城"的优势。/ w. N, R" l7 _8 C
# p: Q+ ^/ l" b& U+ Q1 D* [7 u
政策层面,从2001年科技部的展望,到近年来十四五规划将机器人产业提升至重要位置,再到2023年多个部门密集出台相关政策,国家对人形机器人产业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各地方政府也纷纷跟进,展开了围绕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的竞赛。
2 a9 O/ X0 ]& x0 }5 d; G4 B$ F* X i6 H% p1 S/ {6 I- V
虽然人形机器人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构建世界级产业高地的蓝图已然绘就。未来,这个领域很可能如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
* _6 l" K& ~; d% I" K- Q1 d/ k; {, B5 @6 ?
( R. l* n& n0 W. A2 b3 T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