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1992年郭广昌创立复星以来,这个庞大的商业帝国一度以“买买买”闻名,资产规模曾超8000亿元。然而,近年来,复星开始全面调整战略,逐步出售资产、私有化核心子公司,走上“瘦身健体”的转型之路。 * N1 |/ A8 i: H: x- {0 {
" f+ y7 i1 o4 |! Z" @2024年初,郭广昌在世界浙商论坛上明确表态,复星将聚焦生物医药和文旅两大核心业务,采用轻资产模式运营。这标志着复星正式告别过往的多元化扩张路径。
t- l7 b* S9 ~( P5 v/ H( ^1 [% I. m/ @
复星旅文(1992.HK)的私有化是这一战略的缩影。公司将以每股7.8港元的价格回购股份,溢价高达111%,总估值达105亿港元。这一动作意在提高运营效率,专注长期发展。今年以来,复星旅文频繁出售资产,包括旗下国际度假品牌Casa Cook、Cook's Club以及Thomas Cook的100%股权,以实现轻资产化。 ! x2 J6 _8 F0 s1 n
, L/ H# ^6 a2 r& @/ q0 C! z
复星医药也在进行类似调整。今年6月,复宏汉霖的私有化计划获批,交易总额超54亿港元。这家创新药平台2023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7.8%,是复星医药重要的盈利支柱。
2 i7 W/ o. C9 J, s( S( Y* u) c% \4 W' c
自2022年以来,复星大举出售非核心资产,快速回笼资金。包括青岛啤酒、海南矿业、南钢股份等核心持股在内,“复星系”累计减持资产总计超过千亿元。
- M/ A0 s6 J& ~
# k4 ^8 i7 [1 G6 j+ P# t+ ^5 z仅在2023年,复星便出售了包括德邦证券、复星国际中心北塔等多项资产,还通过出售德国私人银行和比利时保险公司股份回笼了近百亿人民币资金。 2 s, R2 ?( }4 |2 e# q9 b
1 y% M2 Q2 k8 S
从医药到文旅,复星如今的战略更为聚焦,同时通过私有化和轻资产模式提升效率。尽管这一转型路径会对短期内的资本回报和品牌曝光产生一定影响,但从长远来看,更集中的资源配置或将为复星带来新的增长空间。
: j$ S; J" W3 b; o+ H+ _8 T, X4 M5 S' p* |" @: m* e
. o6 U9 t* U3 e( m6 |9 Y! W3 N* @# c/ F) s
# W% d1 c0 T6 i8 s8 M
, u( H6 n. s0 |- c: `. h |
|